「個人化」已成為新興網路服務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聰明的系統必須根據使用者的喜好以及習慣,過濾掉「不必要」的資訊與訊息,讓我們覺得「嗯!這地方真不錯,每次來都覺得值回票價!」臉書會將我較常互動朋友的訊息,排序在比較前面;計師作品交流平台 Behance 也會把我喜愛的設計師所欣賞(Appreciate)的作品,也一併顯示在我的首頁,讓我每天花上好一段時間,沉浸在這些不可思議的鉅作中。
這些聽起來不是非常完美嗎?就好像去到餐廳裡面,廚師在上菜前就已經針對我平時個人的喜好,幫把我討厭的食材或青菜都已經挑了出來,我甚至連看都不會看到它們出現。
Eli Pariser 在《The Filter Bubble》一書中,描述了個人化的隱憂以及未來可能的危害。個人化使得我們在網路上的族群集中度更高,擁有相同喜好的人們被集聚在一起,擁有高度關聯性的人們越趨緊密,但漸漸的我們所吸收到的資訊與看法,其實也將會愈來愈狹隘而缺乏全面性:
但其實先不要說這些網路服務與媒體,怎麼將我們陷入過濾氣泡的問題中,而是我們平時怎麼不斷地讓自己陷入自我的過濾罩子當中。
就好像看電視一樣,就作者自己本身的習慣來說,回到家休息打開電視時,第一時間轉往的頻道就是國片台們,接著就是國外各大電影台,發現沒有特別有興趣的內容後,才轉往探索頻道與國家地理頻道,而對於知識頻道類的內容,也是有興趣才會坐下來好好觀賞。
而對我自己有興趣的內容來說,不外乎是有關天文、科技或二戰歷史等,雖然這些有興趣的節目都還是能夠持續給予讓筆者非常多新的知識與想法,但每次能夠真正讓自己感到「喔!原來是這樣阿!」的感動與啟發時,通常是在某些餐廳內用餐時,電視放著一些節目,裡面播著我平常不可能會花上時間細細品嚐的內容。
「勤於接觸不感興趣的東西是一種公民美德」-- 科技線記者 Clive Thompson
我們的生活中就是一個不斷自我過濾與選擇的過程,而這些網路服務與媒體只是更加強放大了我們自身的過濾罩,即使是在一個較為開放的實體書店中,沒有人會針對「你」而在你踏進店裡時,將你有興趣的書類別擺設你眼前,但你卻選擇了走向了旅遊區、文學區、健康養身、或是雜誌區,而網路書店則更是加深了這個過濾的效果。
但很不幸的創意的產生,通常是由隨機兩種不同面相與領域的東西,碰撞結合在一起而誕生,而這就必須要仰賴不斷注入新的知識與體認泉源,才有辦法孕育出新的物種。許多令人嘖嘖稱奇的藝術鉅作,不過是用了生活中一項隨手可得的物品,去呈現表達另外一件你所熟悉的事物,這些都必須仰賴你平時生活中的各種體驗,再從這些體驗找到關聯性與互相搭配而生。
但長處於一個被自我或是外在過濾後的環境當中,很容易就限於盲點之中而窄化了自己,並且同時錯失了許多不值得你錯過的體認與事物。生活中你有過多少朋友,是在熟識之後,你才發現原來他或她不是心中原來所想像的那樣子?從小到大,我們歷經了多少次推翻自己所堅信的想法與觀點,那麼我們又該怎麼相信,現在眼前所見到的,就已經是一切了呢?
試著下次在逛書店的時候,走進那個在你心中是第三、第四順位以後的區域,也許不輸你在第一順位區域中的所獲得的提昇,甚至更多。
參考文獻
- 伊萊.帕理澤 (Eli Pariser)(2013)。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宋瑛堂譯)。左岸文化。
- 圖片來源:stephend9, CC Licensed